01版:要闻

02版:平安中国·窗口

03版:平安中国·社区

04版:摄影报道

05版:青少年与法

06版:法律服务·说法

07版:法律服务·解读

08版:平安中国·身影

整合多方资源 凝聚治理合力

漆桥街道探索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

法治日报      2024年12月29日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本报见习记者 许瑶蕾
□ 本报通讯员 闻想
  
  派出所、司法所、基层人民法庭是政法机关参与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小单位,如何整合组合力量发挥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漆桥街道有着自己的探索。
  近年来,街道整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的解纷资源和力量,集中于漆桥街道一站式矛盾调处中心(以下简称漆桥街道矛调中心),构建“公法联动、法司联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纠纷同调”的“两所一庭一中心”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法治宣传的优势互补,推动基层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非诉解决、化解在基层。
联动联调
  近日,辖区居民李某与妻子孔某因长期分居两地,感情破裂想要离婚。但双方对于财产的分割、结婚礼金的归属等问题产生分歧,甚至引发了冲突还报了警。
  双牌石派出所接警后,启动一站式联调会商机制,对接漆桥司法所和漆桥法庭,司法所发挥缓和纠纷、平息事态的主攻手作用,法庭负责对礼金归属和财产分割进行居中裁判,派出所则负责安全稳定,避免纠纷扩大。最终,在多方通力合作之下,这起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近年来,漆桥街道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通过整合漆桥司法所、双牌石派出所、漆桥法庭和综治中心等资源,形成了涉法涉诉联合介入、法治宣传协调配合、沟通协调和联合办公等多个机制,对辖区矛盾纠纷、信访案件等及时疏导、分流、化解,初步形成了“平台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多元化解格局,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处置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依托该机制已调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其中街道成功调处10起、公调对接成功调处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2024年1月至10月,漆桥街道辖区范围内进入高淳区法院民商事诉讼案件数690件,同期降低16.6%,其中传统民事案件如侵权、离婚、土地承包等纠纷明显减少,大部分通过基层村委、调解组织以及联调中心在前端化解。
搭建平台
  如今,走进漆桥街道矛调中心,群众可以享受网上立案、在线诉讼、信访接待、人民调解、司法协助等多项服务。这里也是街道多方解纷力量充分发挥作用的“桥梁”。
  据介绍,中心设置便民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信息研判室、各类办公功能区等场所,并引入“E+”融合法庭,开设便民服务窗口,推行“前台集中受理、后台分流办理”的“云服务”工作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原有的“多环节”向“一中心”转变,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双牌石派出所持续推进社区警务团队建设,探索社区民警下沉接处警工作,加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处置。今年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324件,在与司法所、法庭和“一站式”矛调中心等部门共同协调联动下,已化解319件,化解率达98.45%。
  漆桥司法所不断优化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工作,今年以来,依托“一站式”矛调中心,漆桥街道各级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12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100%。高淳区法院漆桥法庭组成“审判+调解”团队以“轮驻+常驻”形式进驻中心,并通过线上方式开展调解培训、纠纷调处、法治宣讲等工作,培育法庭“外驻”解纷人才力量。
预防在前
  自联动联调机制建立以来,漆桥司法所针对农村常见的邻里、土地宅基地、婚姻家庭等纠纷,结合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联合普法宣传活动。
  同时,利用“送法入乡”“送戏下乡”等活动,定期组织辖区民警、法官、司法所工作人员入户宣传,将普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引导辖区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群众法治观念。
  漆桥司法所还联合漆桥法庭开展入户宣讲活动,法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走进漆桥街道中心村,就村民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细致讲解,并耐心倾听村民诉求,现场进行释法答疑,引导村民学会用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漆桥法庭推动法官工作前移,每月开展一次法治讲堂活动,开展一次巡回审判或以案说法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与司法所、综治中心共同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引导群众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化解纠纷,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

  图①② 漆桥司法所、漆桥法庭联合开展入户宣讲活动。
  南京市高淳区漆桥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