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平安中国·窗口

03版:平安中国·社区

04版:摄影报道

05版:青少年与法

06版:法律服务·说法

07版:法律服务·解读

08版:平安中国·身影

那坡警网融合延伸预警触角

法治日报      2024年12月29日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凌箐璐 黄露婵
  
  今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民警韦国辉接报一起邻里因土地划分而引发的矛盾纠纷。韦国辉赶往现场后了解得知,两家因房屋边界问题积怨已久,此次因为一件小纠纷,有矛盾升级的趋势。
  面对现场“剑拔弩张”的情形,韦国辉将双方当事人分开,分别倾听双方的诉求。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韦国辉启动“警法司联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采用矛盾纠纷“三级”联调工作法,联合镇综治办、司法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调解。同时联合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入手,通过讲法律、唠家常等方式对双方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
  小矛盾关乎大和谐。近年来,那坡县公安机关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深耕基层治理,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基层警务室职能作用,探索“警格+网格”联动融合工作机制,实施“1+1+1+N”(1名民辅警+1名法律顾问+1名网格员+N名村干部、志愿者等综合力量)多元融合警务模式,成立“睦边调解队”、召开“警民议事会”,走出一条“多方联动、效能聚合、服务精准、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警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自组建一村(格)“一警+一法律顾问+一网格员+一支民调员”队伍以来,那坡县公安局将警务资源向网格聚焦、工作力量向网格下沉、管理触角向网格延伸,落实“网格吹哨、公安响应”机制,真正把警网融合打造成感知风险、预警预防的前沿哨所和及时处理、就地化解的主要阵地,实现了警情社情处置在网格、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安全隐患消除在网格、治安管理完成在网格。
  今年以来,那坡县131个村(社区)召开“警民议事会”,网格、警格联动收集各类信息500余条,排查矛盾纠纷440起,已完成调解430起,调处成功率达97.7%,成为那坡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