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地里小讲解员传递法治正能量
法治日报
2024年12月29日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李慧玲 杜鹏芫
12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第二中学学生李俊成随参观师生走进阿勒泰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便觉眼前一亮,早读课还穿着校服的同桌赛赜,此时换上了崭新的检察制服,神采奕奕向老师和同学们打招呼。
“1个小时前,我们还在一起上课,现在角色变换,他好像成了老师。”李俊成说。
赛赜并不是老师,在阿勒泰市检察院,他是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的小讲解员。
今年5月,阿勒泰市检察院建设完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向全市未成年人开展普法宣传、警示教育。普法教育需讲解,谁讲才能入心?经多方商议,该院尝试聘请在校学生担任小讲解员,以同龄人讲同龄话的形式,发挥“以点带面”的法治宣传效果。
随后,检察官在阿勒泰市24所中小学进行选拔,最终,10名热爱法律志愿服务的学生脱颖而出。经过培训,5月底,10名学生被正式聘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的小讲解员,他们利用周末、节假日向群众,尤其是同龄人开展公益讲解和普法宣传服务。12岁的赛赜便是其中之一。
“大家看,我们现在走进的是法治教育体验厅。你们知道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四大权利。我们拥有这么多权利,是不是就能为所欲为呢?当然不能,因为法律规定我们还有很多义务……”引导大家走进展厅,赛赜的讲解循序渐进,声音自信又清晰。
别看赛赜讲解起来得心应手,刚当上小讲解员时,也遇到过挫折。
首次讲解,赛赜就遇到一批同龄学生,讲解过程中,不时有学生提出问题,这让机械练习、简单背稿的赛赜乱了阵脚,讲解时多次出现漏讲、重复讲等情况。讲解结束,赛赜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知识不足,才怕提问。在检察官的帮助下,赛赜和其他小讲解员详细了解阿勒泰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知识储备充足,赛赜和伙伴们对讲解工作有了底气。
“我们现在还是未成年人,不用负法律责任,学法干啥?”或是想捉弄同桌,李俊成向赛赜提问。
“我们已经12周岁了,按照法律规定,一些严重犯罪行为中,低龄未成年人也要承担刑事责任。”如今,面对提问,赛赜已十分淡定,他结合所学知识反驳,“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法律武器也必不可少,比如,我们遇到辱骂、殴打、孤立等校园欺凌事件,可以找法治副校长;接到诈骗电话,要打110报警……”
这个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一旁陪同的检察官结合典型案例,适时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普法宣传,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过度好奇,谨慎交友,避免走入歧途。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刻保护着我们,也需要我们去捍卫和维护。”阿勒泰市第二中学学生张逸凡说。
今年5月至今,赛赜与伙伴们已开展讲解30余次,1000多名未成年人因此感受到法治的魅力。
近年来,阿勒泰市检察院不断提升青少年群体法治素养,依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护未之路”越走越宽广。2021年12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阿勒泰市检察院“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我们将持续开展互动式法治教育活动,不断壮大未成年人法治宣传队伍,拓宽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渠道,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阿勒泰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四级高级检察官王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