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河东派出所:
多措并举打造“无诈乡镇”
法治日报
2025年04月08日
□ 本报记者 张冲
□ 本报通讯员 刘毅
“杨叔,今年春耕贷款办下来了吧?要是有人打电话说‘贴息补贴’‘快速放款’,可得先核验清楚!”近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东升镇青山村的农资商店门口,河东派出所民警李金昕提醒道。自2021年10月打造“无诈乡镇”样板间以来,该所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至今保持着“零发案”纪录。
今年3月初,伊春市公安局伊美分局河东派出所将警务阵地前移至育苗大棚、农资集市,组织民警对全镇4个行政村、3个林场所、1个农场开展“扫田式”反诈宣传。在农村信用社柜台前,民警正帮农户核对贷款账户;村口大喇叭里,反诈广播不停地播放,这幅警民共织“防骗网”的图景,正是“无诈乡镇”样板间建设的生动注脚。
针对春耕期间农户资金需求增大的特点,河东派出所构建“党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反诈体系,推动镇村两级落实反诈主体责任,组建村民微信群、村组干部联络群、警民联系群,积极开展反诈宣传。在银行业务窗口旁,“警银协作”设置反诈展台,职员办理业务时同步开展反诈宣传,手把手教农户扫描农资包装溯源码验证真伪;在政务服务大厅,联合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警政反诈联勤岗”,将防骗提醒嵌入业务办理流程;在派出所户籍大厅的等候区,办事群众扫描二维码就能观看民警自导自演的反诈小视频。
2月初的一天清晨,河东派出所民警张哲铭、王策来到王大爷家,正听见王大爷对着电话那头连声说“价格合适,今天就汇款”。民警立即接过手机查看,发现所谓的“种子经销商”使用虚拟号码,且无法提供经营许可证。张哲铭搬来板凳坐在炕沿边,掏出随身携带的反诈案例图册:“您看,去年春耕时隔壁县有村民就是这样被骗的,钱打过去对方就失联了……”经过两小时耐心讲解,比对正规种子包装袋上的防伪标识,王大爷终于明白自己差点落入骗局。3天后,民警再次登门,协助老人通过正规渠道订购了优质种子,王大爷感慨道:“要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我这两万元血汗钱就打了水漂。”
“反诈必须像种庄稼一样深耕细作,融入百姓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之中。”河东派出所所长李振说。在“无诈乡镇”建设基础上,伊春公安将反诈网络进一步向城市空间延伸,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抽调精干警力组建市公安局反诈宣讲团,围绕“宣传全覆盖、防范无死角”目标,深入街道社区、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超广场、乡镇村屯开展反诈宣讲活动。警民携手织密的安全网,正让“零发案”的土壤孕育出更坚实的平安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