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
兼顾新业态经济创新发展与劳动者权利保障
法治日报
2025年05月13日
本报讯 记者徐伟伦 实习生陆瑶 北京金融法院近日召开“依法保障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新闻发布会,通报新业态保险纠纷审理情况、典型案例等内容。记者在会上获悉,在新业态保险纠纷中,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交易结构嵌套转嫁用工成本、规避用工责任的情形突出。对此,北京金融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对主体、资金和交易链条及结构全面审查,以此认定真实合同关系和法律责任,有效兼顾新业态经济创新发展与劳动者权利保障。
据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宋毅介绍,自2021年建院以来,该院受理保险纠纷二审案件1796件,标的总额超过21.88亿元,涉及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纠纷占比15.92%。法院对相关案件梳理分析后发现,在“平台+平台合作商+劳动者”的长链条用工模式下,平台在劳动者保险权益保障中的责任被模糊化,部分平台将劳动者投保特定保险机构的特定保险产品与劳动者开单营业强行捆绑,并从劳动者报酬中自动扣除保费,此举涉嫌侵犯劳动者的自主选择权,甚至导致重复投保。
在审判环节,北京金融法院坚持平等保护理念,既深入考察交易实质,对交易各方的真实意思进行正当性判断,又充分尊重金融市场的特性和创新需求,维护金融创新和市场活力。同时,该院成立保险业专业政策调研团队。针对焦点法律问题、前瞻性问题,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单位合作,推动数据、政策、资源、智力协同融合,形成金融治理强大合力。针对审判中发现的保险产品设计缺陷、行业管理漏洞、社会治理短板,探索以“法院+企业/协会/监管机构”的“全链条”协同治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