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法治

03版:政法

04版:法治经纬

05版:平安中国

06版:平安中国

07版:涉外法治

08版:综合

海南保亭法院开展平安景区共建活动

延伸司法触角守护“诗与远方”

法治日报      2025年10月09日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 本报通讯员 刘梦瑶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坐拥热带雨林、天然温泉与独特黎苗风情,被誉为海南“气候康养产业版图”上的一颗“明珠”,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旅游引擎强力驱动着县域经济。
  在保亭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张龙剑看来,美丽的景色离不开平安的土壤。保亭县法院积极延伸司法触角,开展“法护平安·山海律动”平安景区共建活动(以下简称平安景区共建活动),创新探索“法院+文旅+景区”联动机制,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和保亭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动能。
  为深入了解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建设背景下保亭旅游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及法治需求,保亭县法院深度走访县旅文局,与辖区景区开展座谈,全面摸排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法治困境和难题;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制定《服务保障平安景区建设普法宣传工作方案》,成立平安景区普法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以普法先行营造安心、舒心、放心旅游环境。
  每逢假期,保亭县法院干警和志愿者们都忙碌在景区一线,用一场场别具特色的普法活动,为假期增添浓厚的法治氛围。目前,保亭县法院已累计解答游客关于消费维权、合同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等方面法律问题500余人次,发放普法手册2000余份;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制作并发布三期涉旅普法短视频,同步在辖区景区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万。
  暑假期间,研学旅行成为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热门选择,而研学旅行面临的安全及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结合走访座谈情况,我们将规范研学旅行作为本次平安景区共建活动的重点内容。”保亭县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黄斯说。
  5月30日上午,保亭县法院联合县旅文局共同开展主题为“护航研学旅行,共建安全法治景区”的普法讲座。法官吉超霞就研学旅行相关法律作专题宣讲,重点解读《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为研学市场开出“法治药方”。保亭辖区内主要景区及旅行社负责人均到场参加讲座。
  “原先认为买保险就万事大吉,今天才懂安全评估同样关键。”一位旅行社负责人感慨道。
  为妥善化解旅游矛盾纠纷,保亭县法院早在2019年便揭牌成立了呀诺达、槟榔谷两个5A景区旅游巡回法庭工作站,通过与景区所在地旅游行政主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享信息,采取“就地立案、调解优先、速裁快审”的方式,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触手可及、司法服务就在身边。
  2023年以来,金江法庭依托旅游巡回法庭工作站,就地化解涉旅纠纷32件,立案审判3件,涉旅纠纷就地化解率达90%以上。
  “此次平安景区共建活动,是我们探索从被动审理转向主动预防、从个案处理转向行业规范、从法院单干转向多元联动的生动实践。”张龙剑说,下一步,保亭县法院将积极构建“普法宣传—风险预警—纠纷调处—司法确认”全链条服务机制,为平安景区建设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从缤纷的黎锦图案到苍翠的雨林风光,从氤氲的温泉雾气到研学少年充满求知欲的眼神——保亭的斑斓画卷,正因“法院灰”的融入而更具底蕴。当平安成为绿水青山间的另一种风景,保亭呈现的不止是诗与远方,更是一份让每一位游客安心奔赴的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