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政法

04版:评论

05版:环球法治

06版:环球法治

07版:综合

08版:法治经纬

09版:公告

涉企服务持续改进 惠企措施落地见效

宝鸡法院以法治之力促营商环境之优

法治日报      2025年06月30日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 本报通讯员 张怡
  
  “法官在审判中抽丝剥茧,查明事实,既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温度。”6月16日,一外地家具企业负责人向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至此,一场历时4年、历经二审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近年来,宝鸡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审慎运用强制执行措施、持续改进涉企司法服务,以法治之力促营商环境之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司法保护驰名商标
  “一杯西凤酒,半部华夏史。”位于宝鸡市凤翔区的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凤酒公司)是西北地区名酒制造企业,主导产品西凤酒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称号。
  在利益驱使下,某酒业公司在与西凤酒公司签订的经销合同到期后,私自灌装低价酒,假冒“天子”系列西凤酒进行销售,涉案金额高达1900余万元。
  案发后,凤翔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关侵权人相应刑罚。案件判决后,西凤酒公司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将某酒业公司、包材生产商等侵权人诉至法院,要求进行民事赔偿。最终,案件全部调解结案,相关侵权人当庭赔礼道歉并支付赔偿款306万元。
  这起案件是宝鸡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职能,为“本土特色”知名企业提供坚强司法保障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酒厂屡受贴牌、假冒等不法侵害,给企业商誉造成严重影响,我们深受困扰。法院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的做法,不仅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更实实在在保障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西凤酒公司法律事务部负责人说。
  近年来,宝鸡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对本地区“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企业依法予以重点保护,先后联合检察院、公安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出台《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意见》等10项机制,设立秦创原(宝鸡)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法官工作室”,针对企业经营管理漏洞,发出司法建议,着力构建全链条、全领域协同保护格局。
  2024年,宝鸡法院共妥善审结知识产权案件687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36天,调撤率为50.23%。
活封活扣化解难题
  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感受最真切。
  “感谢法院灵活执行,既让我们公司债权得以实现,也保住了被执行人的生产线,我们后续还会再合作。”今年1月,新疆某融资租赁公司副总经理王某专程来到宝鸡中院表达谢意。
  被执行人陕西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因关联公司债务危机,现金流枯竭,欠付新疆某融资租赁公司设备租赁款2700余万元,新疆某融资租赁公司担心该公司被关联公司债务拖垮,便要求一次性清偿所有债务。案件经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裁决后,陕西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按期履行,新疆某融资租赁公司遂向宝鸡中院申请强制执行。
  “企业究竟是一时之困,还是确已无力回天?”拿到案件后,宝鸡中院执行团队多次深入企业走访了解到,只要公司继续经营,债务问题便迎刃而解。
  鉴于此,执行法官没有直接采取查封厂房、设备、冻结资产等强制执行措施,对公司车辆采取活封措施,并及时组织双方就还款事项进行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陕西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其生产的煤炭抵偿债务,分期予以履行。截至今年3月,该笔债务已全部履行完毕。
  “善意文明执行举措的核心在于‘放水养鱼’而非‘竭泽而渔’。在执行企业经营性财产时,法院审慎运用强制措施,对经营困难企业设置‘宽限期’,采取‘活封活扣’等方式,为企业纾困解难,最大程度实现各方共赢。”宝鸡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张向宏说。
  近年来,宝鸡两级法院积极开展涉企案件专项执行,重点化解涉中小微企业案件,加大执行和解力度,灵活运用分期分批履行、财产担保等方式,健全落实信用修复机制,引导失信主体积极修复信用。
  截至目前,已对3020名配合执行、诚信履行的市场主体适用信用修复机制,帮助企业卸下失信“包袱”,提振市场发展活力。
把脉问诊开方固本
  “刺绣产业发展得如何?”“生产经营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法律问题?”……今年4月,宝鸡中院法律服务团深入千阳工业园区进行走访,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
  如何持续改进涉企司法服务,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措施精准落地,转化为惠企实效?
  宝鸡中院建立营商环境调查研究长效机制,由院领导带队深入辖区重点项目、重要产业等现场问需,完成相关调研和改革任务23项;出台《关于为推进宝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与保障的意见》《关于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四条措施》等机制,持续推动措施落地见效。
  “法院上门服务,让我们受益匪浅。近些年,商会各会员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受市场影响纠纷频发,我们又欠缺相关预防经营风险的法律意识和能力,希望咱们法官常来!”在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百日活动中,宝鸡四川商会代表说道。
  像这样深入商会、企业,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防范等问题进行的“法治体检”,2024年以来宝鸡中院已累计开展17次。
  “把脉问诊”后,关键在于“开方固本”。
  宝鸡法院积极探索法企互动协同机制,先后建立“法官+商会”“法官+园区”等服务联络机制和主导产业诉服点,将62名法院干警嵌入辖区26家重点企业、11家商会和10个重点项目中,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法治指引。
  成立“金融调解中心”,吸纳108个调解组织和634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成立法律服务团,建立民营企业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宝鸡两级法院以一项项更加务实管用的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宝鸡法院将持续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强营商环境司法政策供给,扎实开展‘安商惠企’各项行动,切实为更多企业健康长远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公平正义、有序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宝鸡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尤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