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法治

03版:政法

04版:法治经纬

05版:人大视窗

06版:人大视窗

07版:法治社会

08版:综合

09版:地方新闻

10版:地方新闻

11版:地方新闻

12版:公告

13版:公告

全国人大代表贾晓亮:

为营造清朗网络贡献力量

法治日报      2025年04月08日     

  全国人大代表贾晓亮。 黄亦程 摄
  □ 本报记者      张冲
  □ 本报通讯员  徐卫

  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靓湖学校举行,授课者是全国人大代表、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贾晓亮。这堂课,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有趣的知识,更揭开了贾晓亮在网络法治领域深入探索与积极履职的新篇。
  2月15日,贾晓亮走进大庆市靓湖学校四年级的课堂,以一场趣味游戏开场。“千万不要看啊,一二三四五,每句话都是秘密。”随后,一句句充满童趣又暗藏玄机的话语在学生间传递:“校长养了一只爱吃辣椒的企鹅,它每周三都去广场跳舞。”“校长养了一只爱吃辣条的企鹅,它会在每周三下午跳广场舞。”当最后询问学生到底是“辣椒还是辣条”时,同学们在口口相传中发现,“辣椒变辣条”,一条简单的谣言就这样产生了。
  贾晓亮借此向学生们讲解:“如果有很多人去说、去传递的话,会跟最开始的真相不一样,有时候还会很离谱。就像打水漂的‘波纹效应’,一传十、十传百,扔下去一个点,它的扩散是无限的,这就是谣言的传播方式。”通过这样生动的方式,学生们迅速理解了谣言的产生及负面影响,也让贾晓亮更加坚定了多样普法的决心。
  近年来,一些自媒体和网民受流量经济驱使,网络谣言屡禁不止。“一到高考的时候,就有个别考生身份证丢了,说是孩子不容易,请大家帮忙转发……”“有些人就是想通过蹭流量直播带货,会有经济效益在里面……”贾晓亮在大庆市基层社区走访调研时,网格员们纷纷道出网络谣言带来的困扰。
  作为一名有着20年从警经验、始终奋战在打击网络犯罪一线的网络警察,贾晓亮深知宣传对整治网络谣言的重要性。他强调“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这三句简单话语背后的重要意义,尤其重视针对老年人和青少年的普法宣传,希望通过多样形式,让这两个群体成为普法生力军。
  网络谣言的背后,“网络水军”不容忽视。“网络水军”分工细致,呈链条化、产业化发展,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等手段,侵蚀网络生态,干扰舆论秩序,破坏市场环境,威胁社会稳定。
  然而,当前打击“网络水军”面临诸多困难,如何界定角色行为及适用法律条款成为难题。为此,贾晓亮前往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检察院走访调研。萨尔图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姜明认同贾晓亮提出的适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完善“网络水军”治理法律制度体系,整治须多部门参与形成治理体系等建议。
  3月3日,贾晓亮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当天就与几位代表共同探讨,进一步征求意见,最终提出《关于完善“网络水军”治理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议》。他建议出台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法律支撑;探索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规范衔接,构建行刑衔接机制;细致划分成员角色,明确责任,有效预防和打击“网络水军”犯罪,维护清朗网络环境。
  2024年“净网”专项行动中,全国公安机关侦办网络违法犯罪案件11.9万余起,抓获嫌疑人15.2万余名,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对于贾晓亮的建议,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硕回应称,新兴技术发展使网络犯罪手段不断升级,2025年公安机关将继续开展“净网”专项行动,依法管网治网,严打“网络水军”、网络暴力等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生态,维护人民群众网络空间合法权益。
  贾晓亮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职责,深入调研网络法治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贡献力量,其建议与行动也将持续推动网络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