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小切口”推动安全生产“大治理”
新乡检察助力消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隐患
法治日报
2025年04月08日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李 蕊 张荣英
“现在好了,对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越来越规范了,我们再也不用为安全问题提心吊胆了!”3月30日,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某物流园区走访时,不少仓储负责人说。
这是新乡市检察院以办案“小切口”推动安全生产“大治理”取得的成效。
监督模型比对发现问题
据介绍,2024年5月,新乡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部分企业在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购买和销售危险化学品,且未依规进行存放和运输,危险性极大。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危险化学品领域专项监督活动。”新乡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郭桦介绍说,通过运用数字赋能创新研发“违法经营危险化学品类案监督模型”,将调取的全市286家化工企业经营化工危险化学品税票、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以及企业工商注册等两万余条信息数据导入监督模型进行碰撞比对,发现近20%的企业无许可或者超范围经营危险化学品。
“碰撞比对后的数字触目惊心,一些企业存在未经许可长期违规经营二甲苯、氢氧化钠等危险化学品,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禁止性规定,行政主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和查处,致使安全风险隐患持续存在,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乡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马南桦说。
靶向发力制发检察建议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单位对危险化学品的违规经营问题履职不到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新乡市检察院组织工作专班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督管理角度,与市应急管理局逐案梳理分析,共同寻找问题症结,并就如何规范危险化学品监管措施、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制进行交流探讨。
2024年7月,新乡市检察院依法向市应急管理局公开送达检察建议,建议其提升行政执法监管水平,进一步加大对违规经营企业的查处整治力度;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进一步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协同化、严密化和现代化;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教育。
收到检察建议后,新乡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市开展安全培训,提高线上、线下执法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专项整治,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指导企业开展多样化教育培训,督促企业开展事故警示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在检察机关推动下,新乡市应急管理局与市发改委等15个部门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联合监管机制,出台《新乡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携手共进汇聚治理合力
“收到市应急管理局的整改回复函后,我们紧盯检察建议跟踪落实,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整改到位。”郭桦说。
新乡市检察院一方面在全市部署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组织全市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辅助办案,截至目前,共立案13件,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11份,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全面履职,推动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隐患得到有效解决,达到“办理一案、监督一批、治理一片”的社会治理效能。另一方面利用数据模型帮助市应急管理局进行数据分析比对,精准发现问题,市应急管理局检查化工企业454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隐患228项,行政处罚立案30件,违规经营危化品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为加强完善执法司法协作,新乡市检察院与新乡市应急管理局会签《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通过建立会商研判、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作调查、日常联络五项机制,全力防范和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形成保障合力,构建“行政+检察”法治护航新模式。
如今,新乡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成功突破信息壁垒,形成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监管大格局,危险化学品违规经营案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解决。新乡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聂涛说:“全市检察机关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立足职能、精准监督,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