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武部
助力上好国防教育“开学第一课”
法治日报
2025年03月19日

图为宝清县第四小学开展“弘扬英烈精神 赓续红色基因”国防教育活动。
本报通讯员 肖学森 田国庆 摄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肖学森 田国庆
“1949年10月1日,我开着坦克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现在能过上这样和平富足的好日子,是革命英烈用牺牲和奉献换来的。”近日,原第四野战军坦克团战车驾驶员、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96岁老兵高殿生再次受邀,走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国防教育讲堂,为全县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生代表讲授国防教育课。
中小学开学时节,宝清县人武部联合县教育局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是中小学校‘开学第一课’的必修课,利用身边红色遗址和红色典型,培植广大青少年家国情怀和国防意识至关重要。”宝清县人武部领导说,“宣扬红色典型汲取奋进力量,办好红色讲堂增进育人效能,是县人武部近年来联手教育系统上好‘开学第一课’的有效做法之一。”
宝清县曾是中国共产党吉东省委所在地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部所在地,也是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等抗联将领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以珍宝岛革命烈士陵园和“十二烈士山”、花砬子山战斗遗址、李文彬将军纪念碑等22处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为主的红色遗迹,是全县党政干部和各界群众传承红色精神的主要场所。
“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是提升国防意识的坚实基础,必须抓牢抓实。”中共宝清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徐斌义说。
为了上好国防教育这堂课,宝清县着重培育国防教育骨干教师和全县师生红色家国情怀,按照“锻造国防教育‘引路人’,举办教师骨干培训班”“千名师生同上国防课,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两种模式,有效促进新时代国防教育创新发展。
宝清县教育和体育局领导介绍:“国防教育教师骨干培训班一般安排在开学前几天举办,以便与全县中小学开学时间无缝衔接,为上好国防教育‘开学第一课’夯实根基。”
实践中,宝清县组织老战士、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红色讲师团”“国防教育宣讲团”,从当地革命事件、革命人物和革命遗迹中挖掘提炼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历史课和国防教育的教学内容,营造富有红色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教育氛围。
“1938年春,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三师八团一连连长李海峰等12名抗联战士就是在这里英勇抗击日军并光荣牺牲的。”站在东北抗联十二烈士战迹地纪念碑前,96岁抗美援朝老兵杨国清为国防教育骨干培训班成员讲述历史,“我们要教育孩子牢记被侵略的历史,切实树立有国才有家的观念。”
连日来,宝清县中小学纷纷开展形式各样的国防教育活动:第一中学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参战老兵结合宝清解放讲授的国防教育课,点燃莘莘学子爱国热情;在第二中学大操场,全校师生用庄严的升国旗、唱国歌、颂英雄方式,增强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博名高级中学通过组织“红色传承·国防教育”进校园主题宣讲,激励学生们“吾辈当自强”;实验学校则利用楼廊文化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国防知识展览,营造浓厚的爱党、爱国、爱军红色文化氛围。
“教育不仅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责任担当。”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宝清县第一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有趣的班会,穿插讲述古往今来中华儿女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引导学生们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