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法治

03版:关注·世界环境日

04版:法治经纬

05版:平安中国

06版:平安中国

07版:守法普法

08版:综合

09版:公告

银川公安深化无人机应用加强智慧警务建设

“空中作战团队”为警务巡防“添翼”

法治日报      2024年06月06日     
  本报记者 申东

  5月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公安局临河派出所接群众杨某报警,称其家中的68只羊丢了,和家人已经找了两天仍未找到,请求民警帮助。民警一边以羊圈为中心进行地毯式搜查,一边启动警用无人机侦查,最后精准定位,找到羊群。
  近年来,银川市公安局持续聚焦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紧紧围绕智慧警务建设,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原则,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警务实战,让警用无人机为公安警务工作添上“警鹰之翼”,在治安巡逻、高空勘察、现场取证、搜寻搜救、巡河护林、安全宣传等工作中大显身手。结合辖区特点,加强人机结合、空地协作、开启“空地立体化”警务巡逻新模式,定时定点使用警用无人机对重点区域开展视频巡查、空中巡逻、智能跟随,与巡逻警力同频共振,做到“人机互动、监巡互补”。
  “快看,怎么有无人机在田里飞?”近日,一架警用无人机划破天空,在贺兰县洪广镇全域范围内飞行,引发了村民的好奇。
  当前,正值毒品原植物生长期,为有效遏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强化毒品源头管控,银川市禁毒办按照“不放过一处,不留一块死角”的工作要求,组织辖区禁毒专干、禁毒志愿者,以“无人机+人工踏查+走访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辖区开展禁种铲毒踏查行动,对相对偏远且地形复杂的田间地头、闲置杂院、废弃工厂等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利用警用无人机机动性强、灵活性高、监测范围广等优势,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为禁种铲毒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禁毒工作更具智慧、效能。去年以来,全市通过警用无人机开展禁种铲毒踏查96次,航测破获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6起。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银川交警提醒您,景区周边车流人流较大,请减速慢行,谨慎驾驶,安全出行……”
  5月2日中午12时,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停车场已经饱和,附近也积压了不少车辆。就在此时,银川交警“空中警察”再次起飞,在空中“喊话”,把游客引导至附近停车场,对景区周边道路实行实时动态巡逻、违法教育、交通诱导,全方位、全时空监测景区交通态势。
  为积极应对节日期间交通流量大的问题,银川交警紧扣警用无人机俯视范围大、机动灵活、快速抵达现场,有效弥补日常管控盲区和死角等优势,实施空中巡查监控,将区域内整体交通流量、实时高清画面动态传回到指挥中心,及时发现道路拥堵情况。根据航拍路况情形,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实现警力精准投放。
  同时,如接到事故报警,使用警用无人机拍摄现场实时视频,可以快速勘察、绘图、疏导,避免二次伤害。同时,银川交警还积极探索无人机在交通管理建设中的应用管理,在市区重要景区、核心路段布设4座“无人机机巢”,每座机巢内配备搭载超高清云台相机及喊话器,由指挥中心搭建的5G网联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部署控制,实现远程操控、起降便捷、定速巡航,与手控无人机实现有机结合。
  此外,银川市公安局进一步提升黄河生态保护科技化应用水平,依托警用无人机专业设备,与水面巡逻艇、河岸巡逻车形成“空地一体”巡防模式,对黄河重点水域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立体化、网格化覆盖,今年以来,利用无人机巡湖河50余次,发现在黄河禁渔期持多杆钓鱼人员32人,在森林防火期未经允许私自进入林区人员8人。
  近年来,银川公安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推进警航工作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大警航人才培养力度,从指挥中心、交警支队、各分县局等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无人机战队,在特警支队、西夏分局分别成立无人机中队、无人机工作室,聚力打造“空中作战团队”;日常开展无人机实战轮训专题讲座,组织基础飞行、垂起操作等多科目练兵,共培养警用无人机驾驶员89人,助力智慧警务提档升级,积极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今年以来,警用无人机参与银川市各类安保任务102场次,处置各类警情51起,参与案件侦查46起,成功救助群众55人,发现问题线索2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