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法治

03版:关注·世界环境日

04版:法治经纬

05版:平安中国

06版:平安中国

07版:守法普法

08版:综合

09版:公告

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建成112个社会化延伸工作站

打通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法治日报      2024年06月06日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梁 刊

  主动融入地方、强化后续照管、开展法治宣传……近年来,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按照司法部“一体两翼”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禁毒戒毒工作形势,紧密结合广西实际,以“一盘棋、一条链、一张网”为载体,持续推动社会化延伸工作提质增效,打通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助力平安广西建设。
主动融入地方
形成共同治理一盘棋

  4月23日,横州市横州镇司法行政戒毒社会化延伸工作站内,一场以“毒品戒治中社工心理干预方法探讨”为主题的培训正在进行,来自广西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廖洁柳为当地禁毒社工授课。
  “目前我们已在广西建成112个社会化延伸工作站,同时派出精干力量,定期到各个站点指导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在提供专业化戒毒培训、强化后续照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自治区戒毒管理局政委龚成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
  近年来,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主动融入地方社会综合治理,积极与地方政府、禁毒委、社区等单位“结对子”,建立司法行政戒毒社会化延伸工作站,搭建“警察+白大褂+专职干部+义工”组织框架,实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无缝对接,形成“密切配合、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工作合力,有效实现了社会毒品治理一盘棋。
帮助重获新生
拓展延伸帮扶一条链

  “感谢你们把我从泥潭中拉了出来。”近日,黄某在打给广西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电话中感激地说。两年前,黄某强戒期满后,凭借在戒毒所内学习的螺蛳粉烹饪技术回到家乡创业,在管教民警后续指导帮助下,黄某的螺蛳粉事业逐步走上正轨。目前黄某已有两家螺蛳粉店,雇佣员工10余人,每月总营业收入近40万元。
  这是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开展后续照管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针对戒毒人员无法正常回归社会导致复吸、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主动拓展后续照管服务链,通过强化技能学习、积极联系爱心企业、争取当地资金和政策支持、在创业过程中给予指导等方式,不断加强戒毒人员就业帮扶工作。
  广西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针对女性特点,在所内开展“一门手艺 一句话”米食技能培训民族传统手艺传承活动,为戒毒人员解戒出所就业奠定基础。
  广西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与某地司法局共同支持戒毒人员回乡创业,利用当地的月柿和柿饼资源,为30多名戒毒康复人员经商办实业给予政策支持与帮助。
  广西北海康复戒毒所引进加工项目,提供所内服务性岗位,安置戒毒康复人员就业超3143人,同时加强所企合作,累计推荐190余名戒毒康复人员到爱心企业就业。
提升防毒意识
铺开法治宣传一张网

  “太可怕了,我一定要远离毒品。”4月11日,在“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现场,游客们来到广西戒毒“法治三月三”展位,一边通过VR眼镜沉浸式体验吸毒后的模拟场景,一边听着现场关于毒品危害的讲解,不时发出感叹。
  “我们积极融入属地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教育整体部署中,将法治宣传作为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推进,构筑覆盖线上线下的宣传网。”自治区戒毒管理局副局长刘喜存说。
  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聚焦重点人群,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禁毒宣传、毒品预防警示教育。在线下,持续推进“六进”禁毒宣传教育品牌活动,实施禁毒戒毒法治宣传升级行动,推进平安边境建设,在边境地区开展禁毒戒毒宣传“沿边行”。在线上,充分利用“广西戒毒”微信公众号、“云课堂”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
  2023年以来,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线上+线下”方式共开展社会禁毒宣传活动200多场次,受众达70余万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识毒拒毒防毒意识,为平安广西建设大局起到了积极作用。